【卡車之家 原創】如果我給你說,“只要在集裝箱尾門上裝幾個擾流板,能讓你的油耗降低5%,一年省2萬油費”,你信嗎?想必很多卡友都會對這樣的觀點存疑,因為我一開始也是不太相信的。
對于“利用空氣動力學降低油耗”這件事,有卡友認為“這就是忽悠”,也有卡友認為這是“用科學降低油耗”,當然也有卡友親身體會過“尖頭車同工況下比平頭省油10%”。
● 空氣動力學不容忽視
車輛的行駛阻力與車速的平方成正比,消耗功率則與車速的三次方成正比。通俗來講,每當速度增大2倍時,風阻就會增加4倍,而消耗功率會增大8倍。
也許對于速度較低的車,風阻不是行車阻力的主要組成部分,但對于速度較高的汽車,風阻就成了影響行車阻力和油耗的主要因素。有研究表明,一輛車以80km/h勻速行駛的時候,它有60%-70%的油耗是用來克服風阻的。
所以利用空氣動力學降低行車風阻,對降低高速行車的油耗非常有幫助。
今天咱們就以美國商用車零部件生產商Stemco旗下最新的TrailerTail(掛車后部空氣動力學裝置)自動節油系統為切入點,聊一聊為了為了節省卡車的油耗,在空氣動力學上,都出現過那些有趣的實驗和產品。
● TrailerTail為何能省油
TrailerTail最早期的產品于2008年推向市場,引起了較好的市場收效和反饋。2015年,TrailerTail被美國知名的商用車零部件生產商Stemco收購,并推廣成為美國和加拿大公路上,主打的掛車空氣動力學套件產品,2015年就有超過55000個用戶在使用。據Stemco稱,該產品經過了SmartWay認證,可節省5%的燃料。
2018年,Stemco發布了最新版本的TrailerTail,它可以在掛車速度達到每小時35英里(56公里/小時)時,自動展開,并在卡車完全停止或倒車時自動閉合,無需駕駛員手動開啟,更加便利安全。
為什么TrailerTail在集裝箱尾門裝了幾塊折疊門板,就能省油了呢?
這里涉及到一個知識點——“壓差阻力”。當卡車高速行駛時,掛車尾部會形成紊流區,壓差阻力的大小取決于紊流區的大小。氣流變成紊流后,會形成部分真空區,讓車尾壓強小于車頭,會形成一個向后“拖拽”卡車的力量。
在加裝了TrailerTail后,掛車尾部的擾流板能起到對氣流的疏導作用,減少紊流區的產生,降低壓差阻力,從而達到節油的效果。
較為相似的,還有從概念、圖紙上就與掛車集裝箱一體化生產的“掛車尾部空氣動力套件”,例如“梅賽德斯-奔馳 航空掛車”。其后端的擾流板套件長度約400mm,是降低風阻的關鍵部分,并且它還具有折疊功能,便于裝卸貨物。據梅賽德斯-奔馳稱,這款“航空掛車能將風阻降低18%,油耗降低5%。
● 行車空氣阻力的組成部分
“TrailerTail”和“梅賽德斯-奔馳 航空掛車”主要是通過降低掛車尾部的“壓差阻力”來達到節油的效果。那除了“壓差阻力”,卡車行駛時產生的空氣阻力還有哪些部分構成呢?
1.表面阻力:指氣流通過車輛外表面時產生的摩擦力,對卡車來說,該阻力主要由車輛外形、掛車外形和車身上的保險杠、后視鏡、大燈等部件構成。
2.誘導阻力:誘導阻力也屬于壓差阻力的一部分,是車輛行駛時頂部和底部的空氣壓力不同所造成的。
3.車內阻力:是氣流經過車輛進氣格柵、散熱器、發動機等車輛內部構件時所產生的阻力。
那結合這幾點,我們來看看,卡車身上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利用空氣動力學來達到降低油耗的目的。
● 依靠車頭造型降低風阻
如果將單位內垂直平面物體的風阻系數設定為1.0(Cd),那一般卡車通常的風阻系數為0.6-0.8左右,作為參考:一般轎車的風阻系數在0.28左右、SUV在0.35左右;已知的自然界中,水滴的風阻系數最低,僅有0.05。
早期對“卡車空氣動力學”進行科學實驗的,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位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Edwin J. Saltzman,他說服了NASA的項目管理部門,在1973年展開研究項目,選擇了一輛兩軸廂式貨車,最終經過其團隊多次實驗,他們利用鋁合金覆蓋件將該車的風阻系數降低至了0.242。
后來NASA又利用一臺福萊納卡車進行改裝,最終該車將空氣阻力降低了54%,搭配掛車尾部的擾流板,還能繼續降低15%。當車輛以每小時55英里(88公里)時速勻速行駛時,百公里油耗能夠降低25%。綜合當時卡車的平均油耗來看,一年能夠節省25850升燃油。
1988年,彼得比爾特卡車生產商把旗下的352與362車型,針對空氣動力學進行了大膽升級,推出了圖中的372車型。該車的主要變革在于整個前部都采用了圓滑的弧面設計,大燈稍稍凹陷,豎直的進氣格柵能讓氣流快速通過。
通過測試,彼得比爾特372的風阻比362車型低了超過50%,百公里油耗低至了21至23升,取得了巨大的進步。但從當時來看,相比于美國傳統卡車方方正正的造型,372的革新突破傳統太多,當時并沒有獲得美國卡車司機的關注和認可。
2008年5月30日,一輛車貨總重40噸的奔馳Actros 1844LS 4X2牽引車,飛馳在意大利南部的Nardo高速環形賽道上。經過12728公里的測試,這輛車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,百公里平均油耗低至19.44升。
2020年9月16日,中國重汽新一代黃河重卡發布上市,該車可以說是國內卡車注重空氣動力學的代表。重汽黃河在設計生產的過程中,聯合國內外知名CFD分析咨詢公司進行了52輪列車風阻和外流場設計優化,通過匹配低風阻掛車,風阻系數低至0.37。按照干線物流運輸平均車速85km/h,年行駛里程30萬公里計算,同比降低油耗10%,全年可節省總費用5-6萬元。
電動重卡中,注重空氣動力學的代表有,特斯拉純電重卡Semi,該車計劃于2022年批量交付用戶使用。Semi重卡采用了前衛的“座椅中置”單人駕駛室布局,大幅降低了車身的迎風面積,加上平滑、流線的車身造型,其風阻系數僅為0.36。
● 車身構件降低風阻
利用車身構件降低風阻,幾乎是如今所有卡車生產商都在做的事情,其中頂部導流罩、側面導流罩和流線型的前保險杠,現在基本上已經成為每一輛牽引車的標配。一些高端牽引車還會帶有原廠的側裙板,和無級調節的頂部導流罩。
● 掛車也是降低風阻的重要一環
現在牽引車所使用的大多數集裝箱式掛車,都采用了規規矩矩、四四方方的造型,這顯然與空氣動力學所倡導的“流線型”截然相對。如何在保障裝貨方量的前提下、不縮減貨廂尺寸,又兼顧到空氣動力學呢?
首先的一點,就是縮短掛車和車頭之間的距離,減少氣流對掛車前端的2次沖擊,讓氣流從車頭過渡到掛車時更加順滑,減小風阻。由國外一份沃爾沃卡車進行風洞試驗的研究材料顯示,當掛車與車頭的間隙由0.85m增大到1.5m時,燃料消耗增加了3%。
另外一點,就是盡可能的將掛車的邊角設計成彎曲的弧線,讓氣流經過時更加平滑,這一點國內很多物流公司已經注意到,并開始應用了。
還有一點,掛車上也可以進一步安裝空氣動力構件,例如側裙板和氣流擴散器。側裙板一方面可以降低整車的風壓中心,提高整車的穩定性;另一方面可以阻擋兩側氣流被吸入車底,減少掛車下方的氣流堆積,使氣流流動更順暢,降低風阻。
● 編后語
可以發現,隨著時代發展,卡車越來越重視空氣動力學的應用,希望通過降低整車風阻系數,達到更加節油的目的,并希望這樣的優勢能給車輛帶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。而且,對于未來的新能源卡車來說,尤其是純電重卡,為了提高高速行駛的續航里程,降低風阻更是重中之重,往后,我也相信會看到更多空氣動力學知識被應用到卡車上。
那卡友們還知道哪些被應用到卡車上的空氣動力學知識嗎?可以一起來聊一聊。(文 劉振凡)